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动态

ag体育ag体育平台

日期:2023-03-26 10:35:37 来源:ag体育ag体育平台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ag体育ag体育平台北京城南行動計劃完成年度任務目標  去年前11個月重點項目累計投資約1062億元,預計將超額完成全年投資目標  記者從北京市發改委獲悉,北京城南行動計劃完成2022年全年任務目標,預計將超額完成全年投資目標。  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北京市研究編制了《城南行動計劃2022年重點任務清單和重點項目清單》,其中,重點任務52項、重點項目205個、計劃投資1072億元。去年1月至11月,城南行動計劃2022年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約1062億元,已完成全年計劃投資的99%,預計將超額完成全年投資目標。  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協助各區做好助企紓困和復工復產,重點項目方面做到“四促”,即已開工項目促實施、已完工項目促投用、計劃新開工項目促開工、儲備項目促前期,推進重點項目加快實施落地見效。  同時,將加快推進2023年重點任務清單和重點項目清單編制工作,圍繞“五子”重點領域,聚焦重點功能區建設和重大產業項目落地,完善配套設施建設,加速優質企業入駐和產業項目釋放產能,力爭實現一季度開門紅,助力城南地區2023年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  經濟民生  第四輪城南行動計劃五年完成5900億投資  北京城南地區是指豐臺區、房山區、大興區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該區域緊鄰首都功能核心區,居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區之間。  2010年,城南行動計劃掀開了北京市區域協調發展的嶄新篇章。隨著前三輪行動計劃縱深推進,城南地區在城市建設、產業發展、民生改善等領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2010年到2020年,北京城南地區生產總值由2296億元到5592億元,增長了140%。  2021年7月,北京發布《推動城市南部地區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開啟了第四輪城南行動計劃。根據計劃,城南地區將重點實施十大工程包,安排項目260余項,五年完成投資約5900億元。  十二年來,城南地區發展短板有效補齊,發展要素快速集聚,發展格局逐步清晰,城南正在加速崛起。  在經濟方面,北京城南地區經濟實力邁上了新臺階。北京城南地區生產總值由2017年的4572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6956億元,五年來增長52%,占全市比重提高2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占比提高5.5個百分點。  在民生方面,城南地區城市交通體系逐步完善,過去五年,南部地鐵線路從5條增加到14條,運營里程由90公里增加到230公里,軌道線網規模跨越式增長2.5倍,百姓出行更加便捷。公共服務水平持續提升,一批優質醫院和學校建成投用,過去五年新增中小學學位4萬個以上、新增床位4400余張,三級(甲等)醫院數量又增加4家,極大地緩解了城南地區優質醫療資源不足問題。  科教文衛  大熊貓科研繁育基地開建多所學校建設項目獲批  按照規劃,城南地區將打造“兩帶”,即南部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帶和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南段)。  其中,針對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南段),房山區將實施文旅融合發展戰略,建設國際旅游休閑區,北京大熊貓科研繁育基地、國際葡萄酒小鎮、樂高主題樂園等重大項目將加快推進,打造青龍湖國家級旅游度假區。  去年12月19日,北京大熊貓科研繁育基地項目在房山區青龍湖鎮開工。這一項目的建設,是城南地區實施文旅融合發展戰略、建設國際旅游休閑區的重要象征。  在教育領域,去年,城南地區多所學校建設項目獲批,以更好地滿足城南居民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  去年11月,北京第四實驗學校建設項目立項獲北京市發改委批復,城南地區將新增一所十二年建制學校。未來,北京第四實驗學校將由北師大附屬實驗中學承辦,辦學規模為84個教學班,為城南地區新增學位3510個,該項目預計2025年四季度建成。  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市第四實驗學校的建設,將更好地滿足大興機場臨空區入駐企業人才和周邊居民子女優質教育需求,有利于促進職住平衡、產城融合,優化優質教育資源均衡布局,帶動臨空區乃至大興區基礎教育質量提升,讓更多孩子“在家門口上好學校”。  在醫療方面,優質醫療資源不斷加快布局,天壇醫院新院區、同仁醫院亦莊院區、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經開區院區等已建成并投入運營,北京口腔醫院新院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城南院區等5所醫院正在加快建設,北京兒童醫院、宣武醫院也將落地城南,公共服務水平將進一步提升。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城南院區位于大興新城,計劃于2023年9月1日竣工,總建筑面積21.6萬平米,床位1200張,其中兒科床位400張,婦產科床位200張,其他綜合床位600張。目前,項目主體結構已封頂,進入裝飾裝修和機電安裝階段,計劃如期竣工投用。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城南院區建成后,將有效緩解北京城南地區優質醫療資源不足、大興區百姓看病難、住院難的現狀。  重大項目  經開區44個項目實現開工豐臺區20個項目已完工  去年,按照“細化、實化、具體化、項目化”要求,北京市研究編制了《城南行動計劃2022年重點任務清單和重點項目清單》。  其中,2022年重點任務52項、重點項目205個、計劃投資1072億元。去年1月至11月,城南行動計劃2022年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約1062億元,已完成全年計劃投資的99%,預計將超額完成全年投資目標。  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過去一年,城南行動計劃在實施過程中,取得了諸多成效。  在重大項目方面,2022年1月至11月,經開區豐田燃料電池研發中心等44個項目已實現開工,豐臺區京能天泰大廈等20個項目已完工。麗澤金融商務區通用時代中心項目完成竣工驗收,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總部及下屬18家企業于去年年底前入駐。  在重點產業方面,汽車產業以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為引領,通過城市級實驗平臺搭建,推動傳統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打造出具有強黏性的產業生態系統。北京奔馳中型電動MB.EA-M平臺、MMA平臺項目備案,集度北京總部、長城全球研發中心及品牌總部落地。高端汽車及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價值鏈持續完善,新光凱樂項目開工,北京奔馳eATS電驅動系統項目落地。國家級平臺加速建設。國汽智聯研發中心竣工,國創中心整車能效開發試驗室投入運營,卡達克新能源汽車技術檢測評價項目竣工,通敏工程技術中心正式運營,填補了經開區汽車產業鏈檢測領域空白。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進入3.0階段。實現了示范區內329個智能網聯標準路口,雙向750公里城市道路和10公里高速公路車路云一體化功能覆蓋。  在營商環境方面,經開區發揮“兩區”建設政策優勢,持續優化工作流程,壓縮辦理環節、精簡辦事材料、縮短辦理時限,“一業一證”、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跨省通辦等改革領跑全市,打造“拿地即開工”審批新模式。大興區用好市級賦權,實現“臨空經濟區的事,臨空經濟區辦”,實施“區域評估+標準地+告知承諾+綜合服務”改革,打造更加高效的審批機制。房山區先行先試“拿地即開工”,將供地到開工周期從原來的理論時間150天縮短到1天,創造了從拿地到開工的最快紀錄,跑出了“房山加速度”。豐臺區啟動“互聯網+不動產登記”改革試點,房山區推行智慧政務“5G+遠程幫辦+應用場景”服務模式,實現了“一窗辦理”“不見面審批”。  新京報記者徐美慧

  ◎本報記者張佳星  近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了《關于在城鄉基層充分運用中藥湯劑開展新冠病毒感染治療工作的通知》,在文件發布的治療新冠病毒感染中藥協定方范例中,為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分別給出了不同的藥方。  為什么治療新冠“南北有別”?如何針對不同地區使用不同的藥方呢?1月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中醫藥醫療救治工作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專家對此作出回應。  與南北方人的體質有關  “在治療方面將南北方分開來,是按照中醫的群體辨證方案。”廣東省中醫院院長張忠德介紹,南北方使用不同的藥方是基于對不同地區絕大多數患者的辨證。  張忠德解釋,東北地區、北方地區季節寒冷,所以表現出來的寒象特別重,頭痛、喉嚨痛、全身關節酸痛這些癥狀比較多,整體表現怕冷;而南方地區10月底、11月初還比較熱,溫度在30攝氏度左右,濕邪較重,降雨之后濕熱之邪尤其重,加上南方人喜歡吃健脾溫補的藥,患者的體質和環境因素濕熱較重。  “中醫藥在治療疾病和保障健康的過程中,非常強調‘三因制宜’(即因時、因地、因人制宜)。”張忠德表示,在這幾年的治療過程中,臨床癥狀也確實顯示出了南北方的差異,因此針對北方患者大多發熱、怕冷、身痛,而南方患者大多高熱、喉嚨痛、咳嗽、有痰、大便不通,中醫藥實施辨證施治。  個人用藥要對癥  那么,具體到不同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如何居家選藥呢?  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表示,《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醫藥干預指引》里有70種中成藥,各個省市也推薦了一些中成藥,這些中成藥具體到每一個病人身上到底怎么用,實際上是治療方案的問題。  “如果感染者經過早期治療,體溫恢復正常但仍咽喉疼痛、聲音嘶啞,可以使用宣肺止咳的中成藥,如急支糖漿、止咳寶、通宣理肺丸等。”劉清泉解釋,如果咽喉疼痛很明顯,可使用六神膠囊、六神丸、清咽滴丸、金喉健等緩解“刀片喉”。  “如果感染者出現乏力、嘔吐、腹瀉這些中醫認為濕邪的癥狀,可使用化濕解表類藥物,推薦藿香正氣的不同劑型。”劉清泉說。  “小孩出現發熱、咽干咽痛、咳嗽后,癥狀往往進展很快,可使用疏風解毒、清熱宣肺的藥物,如金振口服液、兒童清肺口服液。”劉清泉說,還有一部分孩子發燒、不想吃飯、肚子脹、口臭、大便干結,從中醫講屬于積熱、積滯重,可以用消積導滯、清熱宣肺的中藥,比如小兒豉翹清熱口服液、小兒柴桂退熱顆粒等。此外,對于嬰幼兒來說,推拿、捏脊、刮痧等方式均能緩解患兒的癥狀。  劉清泉提醒,新冠病毒感染的輕型患者對癥服用藥物5—7天后,大多臨床癥狀會消失,之后可以用飲食調整進行康復,不要過度服用藥物。  中醫藥應對“交織”態勢有優勢  “當前流感、感冒、新冠感染交織在一起,中醫藥在治療中有著獨特的優勢。”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黃璐琦強調,“3年疫情防控過程中,我們形成了中西醫結合、中西藥并用的中國方案。”  中醫藥可以對感染者實施分層干預。黃璐琦介紹,對輕型、普通型患者可以以中醫藥為主導,重型、危重型可以中西醫結合治療。對輕型、普通型患者,中醫藥進行治療可以縮短病毒清除時間、縮短住院時間,緩解臨床癥狀;對有可能轉重的患者,及早進行中醫藥干預治療,可以降低轉重率;對重型、危重型的患者,可以開展中西醫結合治療,有效阻斷或減緩重癥向危重癥的發展,促進重癥向輕癥的轉變,減少病亡率。上述療效在2022年3月世界衛生組織中醫藥救治新冠專家評估會報告里均給予了充分肯定。  記者了解到,當前各地救治專家組進一步充實中醫專家的力量,進行重癥、危重癥的中西醫結合救治巡診指導。要求各醫院在醫療救治中建立中西醫結合、中西醫協作機制,共同參與患者的診療決策。(科技日報)

  本報記者王麗新  見習記者陳瀟  2022年,房地產政策持續優化,但市場供需兩端均未明顯恢復,全國房地產市場整體仍處在深度調整階段。  根據中指研究院監測數據,2022年銷售額超千億元的房企有20家,較2021年同期減少21家;超百億元的房企130家,較2021年同期減少28家。此外,TOP100房企銷售總額為75968.5億元,同比下降41.3%。TOP100房企權益銷售額為53602.7億元,權益銷售面積為33723.1萬平方米,同比分別下降42.9%和48.1%,市場份額約39.3%,較2021年下降12.3%。  對此,中指研究院企業事業部研究負責人劉水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房地產是明顯的周期性行業,隨著今年新一輪政策措施實施,行業信心會進一步提升,房企銷售情況將明顯改善。房企要平衡安全與發展,迎接行業新周期。”  一二線城市  將成為房企主戰場  盡管2022年房地產行業整體市場表現不盡人意,但根據中指監測數據,2023年元旦假期期間(12月31日至1月2日),重點監測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較去年元旦假期(2022年1月1日至1月3日)增長超兩成,核心一二線城市的樓市活躍度有所回升。  對此,中指研究院指數事業部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前期出臺的政策逐步顯效,部分城市近期積極組織房交會,促進住房消費釋放;此外,房企積極促銷,推出優惠活動,去年低基數及部分城市集中網簽等因素也對數據產生了影響。  據了解,在多重利好帶動下,目前部分城市售樓處到訪量增加,但分化行情仍在加劇,核心城市如北京、上海、杭州、武漢、溫州等一二線城市成交面積較去年元旦假期有所增長,其中北京、上海、杭州2023年元旦假期成交面積較2022年分別增長80%、74%、23.4%,但大多數三四線城市購房情緒仍在低位,多地2023年元旦日均成交面積同比降幅超過70%。  此外,從拿地數據來看,一二線城市以及三大城市群或將成為房企的主要戰場。中指研究院企業事業部研究主管陶淑茹表示:“2022年50家百億元代表企業一線城市拿地金額占比,較上年增加23.8個百分點至40.4%,投資強度陡增;二線城市拿地金額占比有所下降,同比下降了3.6個百分點,但拿地金額占比達到50.9%,仍是主要重倉城市。城市布局更加聚焦于三大城市群,長三角、粵港澳(內地)、京津冀三大城市群拿地金額占比較上年增加9.4個百分點至77.6%。”  此外,去年12月份,上海、成都、天津、蘇州、廈門等多個熱點一二線城市進行了2022年第四批次、第五批次集中供地,優質地塊供應帶動房企拿地熱情略有恢復,50家百億元代表企業拿地總額較上月略有增加。而反觀長春、沈陽等城市,至今尚未推出第三批次集中供地,全年宅地供地計劃完成率不足三成。  對此,中指研究院表示,整體來看,2023年房地產市場仍將處于“去庫存”階段,企業應以銷定投,積極運用數據工具科學決策,優選城市、優選項目,通過深耕價值城市穿越行業周期。  穩健房企  在復蘇中迎來機遇  隨著越來越多的購房者把開發商的穩健經營能力納入買房時考慮的重要指標,交付力以及信用成為房企的重要發力點。  得益于穩健經營、資金狀況良好,保利發展、華潤置地和招商蛇口等央企、國企已占據2022年新增貨值榜單前三位。保利發展以累計新增貨值2240億元占據榜單第一;華潤置地和招商蛇口緊隨其后,累計新增貨值規模分別為2219億元和1584億元。  此外,在22城集中供地中,地方國企以及央企已經成為拿地主力。2022年,22城集中供地中,地方國企拿地金額占比達到42.0%,央企為37.4%,民企僅為15.8%、混合所有制企業為4.8%。重點城市拿地金額TOP10房企中有半數以上為央企、國企。  值得一提的是,大量民營房企也正在多舉措提高購房者信心,譬如通過舉辦“現房季”“現房節”,邀請購房者實地考察現房與準現房,推行“保價”“無理由退房”“保交付”等舉措,給購房者看得見的保障與安心。  此外,浙江、廣東、河北、山東等多地正在試點推行“交房即發證”項目落地,穩定購房者信心。  國金證券在研報中表示,未來需求側支持力度或持續加大,支撐市場逐步復蘇。擁有穩健財務結構、良好區域布局、高質量產品服務、精細化管理的房企更能夠在本輪市場復蘇中把握機遇,鞏固地位。(證券日報)